从吸引吃瓜群众的新冠角度来看,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算大新闻,病毒但“新冠病毒能治愈晚期癌症”才算真正的真的症新治愈重量级新闻,这可以理解新闻媒体的可治行业属性,癌症群体看看新闻开心下就可以了,愈癌存不得一丝真正的冠病个雷幻想……。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病毒名:SARS-COV-2)可引起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癌症其和2002年发现的新冠“非典型肺炎”疾病中的SARS-Cov 病毒 和 2012年发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疾病中的MERS-Cov 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类别,但 SARS-COV-2 却属于2019年发现的病毒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2月把这个在世界各地均出现的真的症新治愈疾病(已有海外医学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可能在欧美国家比我国出现的更早)正式命名为:COVID-19 (即:新冠病毒传染性疾病),包括由其持续进化变异的可治病毒株,譬如进化变异到后面的愈癌阿尔法、德尔塔、冠病个雷直到今天的癌症“奥密克戎”。
2022年12月09日,新冠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上公布的2019年发现的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已经导致了今天全球 6.4亿人 感染,600多万人 死亡(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与2002年的“非典SARS”9.6% 死亡率 和 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MERS)34% 死亡率相比,2019年发现的“新冠病毒”(COVID-19)导致全球死亡率达到:3.4% ( 2020年3月WHO公布的疫情大流行的第一波高峰期数据 ),总体来说死亡率还是远低于SARS和MERS的。
这个数据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段不同地区都有起伏,譬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HC)在2020年2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97% 的死亡病例(414人)发生在湖北省,武汉的死亡率为4.9%,湖北省的死亡率为3.1%,总体死亡率为2.1%,其他省份的死亡率为 0.16%,武汉的死亡人数为313人,占中国总数的74%,大多数病例仍然是轻微病例,而死亡病例主要是老年人,80% 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 75% 存在潜在疾病,如心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在某些情况下还有肿瘤。
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09日,3年来新冠病毒共已经导致全球近6.5亿人感染,600多万人死亡,从第一代新冠病毒原始株(SARS-COV-2)变异到“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最后到今天的“奥密克戎” 冠状病毒,随着病毒病死率的降低,再看看截止到2022年12月14日全球最新的新冠病毒的实时数据,我国3年来新冠病毒感染总数 37万人,死亡总人数 0.53万人,这两个数据远低于美国、印度、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巴西、秘鲁、印尼等国,譬如美国至今共死亡110万人(是中国的207倍),印度共死亡53万人(是中国的100倍),即使是死亡人数排名第10的法国,也有共计16万人死亡(是中国的30倍)。
说到底,这得益于我们政府对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的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高峰危险期的及时管控(尤其2021年新冠病毒死亡人数为零),当你只有看到这些数据后,你才能了解到祖国的伟大和对她的人民的保护,才能想到为什么我们去年至今都严格的预防“境外输入”病例(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备注:数据来自冠状病毒即时网站 http://worldometers.info
而在全球所有感染的近6.5亿病例中,仅有一位霍奇金淋巴瘤的癌症患者被新冠病毒“可能”治愈的奇迹( https://doi.org/10.1111/bjh.17116),这个中奖率比起买彩票还低。
之所以说“可能治愈”,是因为不能100% 确定是不是新冠病毒的价值,毕竟这类属于血液系统性类的霍奇金淋巴瘤相比“癌王”肺癌实体瘤来说恶性度太低,当今传统化疗手段就已经能使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达到80% 以上,加上最新免疫药物(譬如PD1/PD-L1等药物)的进步,整体治愈率还在大幅度提高。其次很难100% 判断患者在治疗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后“被治愈”不是医学治疗的价值而仅是新冠病毒的价值,而且患者的详细治疗经过也没有介绍,毕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相比其它癌类别就已经是非常高非常特殊了。所以说6.5亿出1例的这种比买彩票中奖率还低的“新冠病毒治愈癌症的奇迹”的新闻看看开心下就好了,更别说恶性度和死亡率更高的“癌王”- 肺癌。
病毒到底能不能杀死癌细胞?其实具有这个潜力,但指的是正在研究的“溶瘤病毒”,而不是新冠病毒。
全球医学界把正在研究对抗癌症的病毒统称为“溶瘤病毒(OV)”,字面可以理解为“可溶化肿瘤的病毒”,详细的释义是:天然或经人工改造(如基因改造等)的、能特异性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并能最终破坏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杀伤作用的一类病毒。
全球顶尖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利用溶瘤病毒来对抗癌症已经进行近一个世纪的研究,目前真正通过FDA批准在全球范围内上市的才一款药品:T-VC,用于治疗黑色素瘤(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局限性),目前更没有针对肺癌领域的溶瘤病毒药品,一切仍然在临床观察和研究中,说明成功的时刻并没有真正到来,尽管研究了至今80多年。
回看过去的人类历史中,当某种病毒在全球范围肆虐流行的期间,总有晚期癌症患者被病毒治愈的案例,其实已经不新鲜了,这类神奇案例最早始于1904年,英国一位患有血液系统癌症的中年妇女就因流感而缩小了肿瘤,后来在1912年,意大利医学研究人员证明狂犬病疫苗接种可能有助于消除宫颈癌,于是启动了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治疗癌症的想法和一系列类似的研究(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也分为不同的类别,具有针对不同癌症类别的特异性,譬如有:肺癌、肠癌、胰腺癌、肝癌、头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等,有些病毒具有天然的靶向肿瘤细胞的作用,如 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腮腺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等,有些病毒则可以通过基因改造后获得靶向肿瘤细胞的作用,如麻疹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等。详细的溶瘤病毒的发展和研究信息可以双击蓝色文章标题进入阅读:溶瘤病毒:晚期肺癌最后绝境中的希望之一。
显然,新冠病毒目前并不属于、也未纳入进具有抗肿瘤特异性的溶瘤病毒(OV)范围,因为溶瘤病毒只针对癌细胞而不对正常细胞有杀伤力,而新冠病毒对人体正常细胞有着毋庸置疑的破坏力,而且新冠病毒暂时也未在癌症领域进行针对性的深度研究。
新冠病毒不仅不能对抗癌症,相反,癌症群体、尤其肺癌患者更是属于站在“新冠病毒金字塔尖”上的高危人群。
接下来的的两份医学研究报告均出自新冠疫情(COVID-19)的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高峰期间(2019年12月 – 2021年8月)。
2020年,一份由武汉中南医院发布的医学研究论文《癌症患者更易受到SARS-CoV-2的影响:COVID-19爆发期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被刊登在在全球知名癌症研究杂志《Cancer Discovery》网站上(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该医学论文中记录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间,共有来自中国武汉的14家医院的105名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 也即 SARS-COV-2)的癌症患者参加了该项的研究,随机选择同一医院的536名感染新冠病毒的非癌症患者进行对照和分析, 最后研究分析的结果如下(对比感染新冠病毒的非癌症患者):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2019年末在武汉发生的新冠病毒(COVID-19也即SARS-COV-2)期间,与感染了新冠病毒非癌症患者相比,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往往有更严重的重症风险(50%)、ICU入院率(27.2%)和 死亡风险(18.1%)。这其中,包括肺癌、血液系统类癌症、发生转移的晚期(四期)癌症患者以及期间接受手术和免疫治疗(如PD1)的癌症患者表现出更高的严重事件发生率。
这份报告中的结论认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相比非癌症患者,死亡率高出近 3 倍,这个研究的结果和世界其它卓越的医学研究机构的结果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异,毕竟国情和其它因素都有不同,譬如在另一篇美国各大医院和肿瘤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医学研究报告《Lung Cancer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fection:Identifying Important Knowledge Gaps for Investigation》中,结论为:肺癌患者特别容易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相比非癌症患者的感染率高出7倍以上,住院率高出3倍以上,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超过30% 以上。
2021年,一份由欧美知名的肿瘤医院和研究机构联合共同发布的一篇医学研究论文《COVID-19在肺癌患者中的严重性:证据和挑战》被刊登在全球较权威的肿瘤杂志《Joural For ImmunoTherapy Cancer》网站上(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该研究论文汇总了中国、美国、意大利、荷兰、英国 等地在2019 -2021年新冠病毒(COVID-19 也即 SARS-COV-2)大流行期间,当地医院所收治的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的主要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数据,评估了新冠病毒(COVID-19 也即 SARS-COV-2)对全球各地的肺癌患者的影响(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该研究论文最后的结论如下:
1)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在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有1%-8% 比例的被感染者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相比非癌症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2)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更易发生重症和死亡情况(病死率:8% - 30%)。
3)癌症已经成为新冠病毒病死率当中的一个独立因素。
4)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对肺癌患者的检查、治疗、抢救、护理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美国为例),给癌症和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带来了很高的难度,病毒的流行也阻碍和损害了全球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5)需要进一步研究去了解导致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肺癌患者的易感性、重症率和死亡率增加的机制。
很遗憾,我们查阅了中国最具规模的(13077名新冠患者分析)、以及全球权威的医院和研究机构的有关新冠病毒和癌症关系的研究分析数据,没有任何一例新冠病毒可以治愈癌症、或者可以治愈晚期肺癌的详细数据和案例发生在中国或者世界其它各地。相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医学研究机构的结论几乎是统一的,即:感染新冠病毒的癌症群体属于易感和高危险的群体。
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病毒主要通过鼻子或口腔分泌物(包括呼吸道飞沫、唾液、气溶胶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也可能通过触摸带有病毒的表面,然后再触摸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而发生通过呼吸或者气溶胶方式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利用病毒自带的病毒刺突(S)与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上面表达的ACE2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相结合而侵入宿主细胞,由于ACE2受体存在于人体多个组织中,包括眼角膜、鼻、肺、食道、心脏、胃、肝脏、结肠、胆囊、肾脏和睾丸等,病毒侵入这些组织的细胞中通过复制造成细胞组织损伤,譬如肺组织、气道,并在组织中诱导炎症反应(譬如肺炎),加重原有基础病的恶化(譬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炎、肾病等)以及对人体血象的破坏(导致高凝血、败血症等),甚至促发全身的“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失控的过激反应导致其对正常器官组织的攻击和损害,譬如对肺心肝肾等器官带来的损伤),最终造成包括以肺部为主的呼吸系统组织衰竭(譬如呼吸衰竭)或者 其它多器官衰竭(心肝肾功能衰竭)。(双击下图放大查看)
而感染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尤其肺癌患者重症率和死亡率高的因素可能如下:
1)年龄: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20年发布的数据,年龄是新冠病毒最重要的病死率因素,65岁以上的高龄人群占COVID-19感染的31%,占住院人数的45%,占ICU收治人数的53%,占新冠病毒死亡的80%,说明了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和年龄段存在着对应关系(虽然各国数据存在差异)。
衰老是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数据已经证明了当前中国癌症患者中(包括肺癌),60岁-75岁之间的老龄段癌症患者人数占比是最多的,再随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国家,“癌王”肺癌无论新发和死亡人数一直常年居于全球首位(2020 乳腺癌第一次成为新发首位),所以新冠病毒对合并肺癌的老人的高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
2)基础病: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了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其中就包括了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考虑是在实际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了合并有这类基础病的患者更易恶化至重症,这点已经被证实。
有数据调查大约 40% 以上的癌症患者合并有以上至少一样疾病,尤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加上肺癌原发病灶始于肺部组织,而且新冠病毒主要以损伤人体呼吸系统(发生肺损伤或肺炎)为特点的一个肺部疾病,所以肺癌患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险性可想而知,这也与新冠病毒刺突(S)容易结合人体正常细胞上的ACE2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去侵入相关的正常细胞有关,更与ACE2受体表达的位置以及其功能对这些基础病的影响紧密度有关。
3)免疫力低下:
肺癌患者由于长期接受癌症治疗(包括:靶向、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带来的副作用,造成先天免疫力下降和自身血象的受损, 以及本身大多偏“冷向”的一个肿瘤微环境状态,导致身体整体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一个“免疫被抑制”或者“慢性炎症”状态,免疫力远低于非癌症患者,这种“免疫被抑制”的慢性炎症状态会给肺癌患者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1)对病毒和细菌的防御力不够,易感染 2)发生感染后炎症无法快速下调 3)“细胞因子风暴”发生的机率相对较高。
病毒和细菌第一道防御能力下滑有时随着肿瘤治疗计划的展开不可能完全避免,譬如经过放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更容易遭遇外部感染;而炎症无法很快下调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预示着感染新冠病毒并且及时治疗后的一周内,很难快速回到正常的状态,容易遭受炎症对身体组织器官的损害,譬如肺炎(要理解这点可以想想平时你连续发高烧3天不退的难受状态就理解了,何况肺癌患者)。而“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也就预示着自身免疫系统的崩溃和全身系统性炎症损害的发生,这个风险是最高的也是最致命的,因为会带来呼吸功能和其它器官组织功能的衰竭,这也是我们5年前一直提醒正在使用PD1/L1免疫治疗或者联合化疗的肺癌患者除了剂量和频率需要考虑减低外,还需要高度避免使用期间被外来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原因,因为这类药物本身就有较低机率的“细胞因子风暴”和致炎副作用。
4)炎症体质和易凝血体质(易加重炎症和发生血栓):
炎症和血栓 一直是肺癌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加上新冠病毒可能带来的肺炎、全身系统性炎症、或高凝血促发的血栓,更加重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肺癌患者的治疗困难。
肿瘤是一个很难愈合的(内源性)伤口,有伤口就有炎症,中国80% 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就处于中晚期状态,这原本就处于一个“慢性炎症状态”,肺癌原发灶这个“内源性伤口”起源于肺部,这个慢性肺部炎症状态原本就已存在,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后,不但会加重原来的肺炎,而且也会促进全炎症状态,导致重症的发生机率更高。
同时,癌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癌症患者大多因为肿瘤原因造成“易凝血状态”,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无癌症患者的4-7倍,而新冠病毒会加重凝血状态,感染新冠病毒的癌症患者自身凝血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已经被证实,原本炎症和血栓就是肺癌患者的2个重要高危因素,而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助推了这个高危风险,这与多年来我们所倡导的“一旦抗癌,终身抗炎防栓”思路一致。
目前全世界6.5亿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中没有任何一例新冠病毒治愈肺癌的案例,所以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了解新冠病毒和溶瘤病毒的区别,正确的认识新冠病毒可能带来的危险性,以及做好对于新冠病毒的预防才是首要的,无论是新冠病毒的第1代变种“阿尔法”还是今天的“奥密克戎”或者未来再可能出现的新变种,无论今天其感染率或病死率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切记一句话:
肺癌患者一直是站在新冠病毒(或者其它传染性病毒疾病)金字塔尖上的高危人群,不冒险不幻想,好好保护自己,有些雷,我们绝对踩不得!
新冠病毒真的可以治愈癌症吗(新冠病毒能治愈癌症?这个雷,踩不得。)
新冠病毒真的可以治愈癌症吗(新冠病毒能治愈癌症?这个雷,踩不得。)
新冠病毒真的可以治愈癌症吗(新冠病毒能治愈癌症?这个雷,踩不得。)
新冠病毒真的可以治愈癌症吗(新冠病毒能治愈癌症?这个雷,踩不得。)